秦中紫菀,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有匍枝。
茎直立,高24-40厘米,纤细,单生或丛生,被开展的疏毛,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
下部叶长圆状匙形,长4-7厘米,宽1-1.3厘米,下部渐狭成长柄,边缘有疏或小尖头状齿;
中部叶长圆状或倒卵圆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1稀2厘米,基部楔形,无或有短柄,顶端尖,或浅或深齿;
上部叶小,基部常圆形,稍抱茎;
全部叶质薄,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疏毛,沿脉及边缘被长粗毛;
中脉在下面稍凸起,侧脉3-4对。
头状花序2-3厘米,生于枝端或在茎端单生。
总苞半球形,径7-10毫米,长6-7毫米;
总苞片3层,上部多少草质,无毛,常有腺点,下部革质,外层较短,长3-4毫米,宽1-1.5毫米;
内层长圆形,长4.5毫米,宽1.5-2毫米。
舌状花15-20个,管部长2毫米;
舌片长10-15毫米,宽2-2.5毫米;
管状花花冠长3-4毫米,管部长1.5毫米,裂片长1毫米,花柱附片长达1毫米。
冠毛浅红褐色,长1-2毫米,有多数不等长的糙毛。
瘦果倒卵圆形,长2.5-3毫米,宽几达1.5毫米,边肋厚,两面无肋,被疏粗毛。
花果期8-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