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萝
作者: 徐克学
(shí luó)

莳萝 Anethum graveolens

洋茴香,野茴香,土茴香
799 浏览
更新于:
学名
Anethum graveolens
中文名
莳萝
异名
Peucedanum graveolens,Peucedanum sowa,Peucedanum anethum,Ferula marathrophylla,Anethum sowa,Anethum graveolens subsp. sowa
俗名
洋茴香,野茴香,土茴香
生存期
一年生 二年生
花期
5月 6月 7月 8月
花序
伞形花序 复伞形花序
花瓣
黄色
花柱
萼齿
不显
花期
5-8月

莳萝是什么植物?

莳萝是被子植物门伞形科莳萝属的植物。

莳萝,一年生草本,稀为二年生,高60-120厘米,全株无毛,有强烈香味。

茎单一,直立,圆柱形,光滑,有纵长细条纹,径0.5-1.5厘米。

基生叶有柄,叶柄长4-6厘米,基部有宽阔叶鞘,边缘膜质;
叶片轮廓宽卵形,3-4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丝状,长4-20毫米,宽不及0.5毫米;
茎上部叶较小,分裂次数少,无叶柄,仅有叶鞘。

复伞形花序常呈二歧式分枝,伞形花序直径5-15厘米;
伞辐10-25,稍不等长;
无总苞片;
小伞形花序有花15-25;
无小总苞片;
花瓣黄色,中脉常呈褐色,长圆形或近方形,小舌片钝,近长方形,内曲;
花柱短,先直后弯;
萼齿不显;
花柱基圆锥形至垫状。

分生果卵状椭圆形,长3-5毫米,宽2-2.5毫米,成熟时褐色,背部扁压状,背棱细但明显突起,侧棱狭翅状,灰白色;
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
胚乳腹面平直。

花期5-8月,果期7-9月。

一年生草本 稀为二年生 全株无毛 有强烈香味 茎单一 直立 圆柱形 光滑 基生叶有柄 边缘膜质 分裂次数少 无叶柄 仅有叶鞘 稍不等长 无总苞片 无小总苞片 花瓣黄色 小舌片钝 近长方形 内曲 花柱短 先直后弯 萼齿不显 成熟时褐色 背部扁压状 侧棱狭翅状 灰白色
分享相关知识、信息、新鲜事
管理员审核后方会公开

莳萝的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果实可提取芳香油并入药,具有驱风、健胃、散瘀、催乳等作用。

莳萝果实有驱风、健胃、散瘀、催乳等药用价值。

莳萝的果实是卵状椭圆形,长3-5毫米,宽2-2.5毫米,成熟时呈褐色,背部扁压状,背棱细但明显突起,侧棱狭翅状,灰白色。

莳萝果实中的主要成分是香芹酮。

莳萝的分生果是卵状椭圆形。

莳萝果实中的挥发油含量为2.8-4%。

莳萝在我国的东北、甘肃、四川、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

莳萝的花期为5-8月,果期为7-9月。

莳萝的茎叶及果实有茴香味,尤以果实较浓。

土茴香、野茴香、洋茴香

莳萝的复伞形花序常呈二歧式分枝,伞形花序直径5-15厘米;伞辐10-25,稍不等长;无总苞片;小伞形花序有花15-25;无小总苞片;花瓣黄色,中脉常呈褐色,长圆形或近方形。

莳萝的茎单一、直立、圆柱形,光滑,有纵长细条纹,基生叶有柄,轮廓宽卵形,3-4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丝状,茎上部叶较小。

莳萝原产欧洲南部。

莳萝的生长高度为60-120厘米。

莳萝是一年生草本,稀为二年生。

分享图片

莳萝
作者: 徐克学
莳萝
作者: 徐克学
莳萝
作者: 徐克学
莳萝
作者: 徐晔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