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鹿茸草
作者: 刘军
(bái máo lù róng cǎo)

白毛鹿茸草 Monochasma savatieri

白毛鹿茸草,绵毛鹿茸草,沙氏鹿茸草
467 浏览
更新于:
学名
Monochasma savatieri
中文名
白毛鹿茸草
俗名
白毛鹿茸草,绵毛鹿茸草,沙氏鹿茸草
生存期
多年生
花期
3月 4月
花序
总状花序
萼筒
萼齿
4枚
子房
长卵形
花柱
细长
蒴果
长圆形
花期
3-4月

白毛鹿茸草是什么植物?

白毛鹿茸草是被子植物门玄参科鹿茸草属的植物。

白毛鹿茸草,多年生草本,高15-23厘米,常有残留的隔年枯茎,全体因密被棉毛而呈灰白色,上部近花处除被棉毛外,还具腺毛。

主根粗短,下部发出之许弯曲支根,成密丛。

茎多数,丛生,基部多倾卧或弯曲,老时木质化,通常不分枝。

叶交互对生,下部者间距极短,仅4毫米,密集,向上逐渐疏离,相隔可达10毫米,至花序附近间距最大,可达16毫米,叶片大小,亦作相同的变异,下方者最小,鳞片状,向上则逐渐增大,成长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2-20毫米,宽2-3毫米,最长可达25毫米,先端锐尖,或锐头而有小凸尖,基部渐狭,多少下延于茎成狭稜,中脉面凹背凸,两面均密被灰白色锦毛,老时上面的毛多少脱落。

总状花序顶生;
花少数,单生于叶腋,具长2-7毫米之短梗;
叶状小苞片二枚,长9-15毫米,宽1-2毫米,生于萼管基部;
萼筒状,膜质,被绵毛,或绵毛与腺毛相杂。

管长5-7毫米。

上有9条凸起的粗肋,其中4条分别通入萼齿;
萼齿4枚,草质,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而先端渐尖,与萼管等长或稍长,长5-6毫米,宽1-2毫米,有时长达10毫米,宽3毫米;
花冠谈紫色或几白色,长约为萼的两倍,长15-18毫米,被少量柔毛,花管细长,近喉处扩大,瓣片二唇形,上唇略作盔状,2裂,下唇3裂,中裂稍大,均为倒卵形,端圆钝,多少开展;
雄蕊4枚,二强,着生于花管上,前方一对较长,达7毫米左右,后方一对长约6毫米,花药背着,微露于花冠喉部,药2室,并行,相等,长2.5-2.8毫米,宽0.6-0.8毫米,彼此分离,长卵形,下部渐细,有一小凸尖,纵裂;
子房长卵形,花柱细长,先端弯向前方,柱头长圆形。

蒴果长圆形,长约9毫米,宽3毫米,厚2毫米,先端渐细而成一稍弯的尖嘴。

花期3-4月。

多年生草本 还具腺毛 主根粗短 成密丛 茎多数 丛生 老时木质化 通常不分枝 叶交互对生 密集 叶片大小 下方者最小 鳞片状 先端锐尖 基部渐狭 花少数 单生于叶腋 萼筒状 膜质 被绵毛 草质 被少量柔毛 花管细长 近喉处扩大 瓣片二唇形 中裂稍大 均为倒卵形 端圆钝 多少开展 二强 花药背着 并行 相等 彼此分离 长卵形 下部渐细 有一小凸尖 纵裂 子房长卵形 花柱细长 柱头长圆形 蒴果长圆形
分享相关知识、信息、新鲜事
管理员审核后方会公开

分享图片

白毛鹿茸草
作者: 刘军
白毛鹿茸草
作者: 刘军
白毛鹿茸草
作者: 陈炳华
白毛鹿茸草
作者: 刘军

鹿茸草属

单花鹿茸草
Monochasma monantha
鹿茸草
Monochasma sheare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