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甸黄芪,多年生草本。
茎直立,高50-150厘米,具条棱,散生白色混有黑色短柔毛,幼时毛较密。
奇数羽状复叶,具33-43片小叶,长5-14厘米;
叶柄长0.5-1.5厘米,向上逐渐变短;
托叶近膜质,离生,三角状卵形,长8-12毫米,宽4-6毫米,下面散生白色柔毛;
小叶长圆形,长5-20毫米,宽2-6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基部近圆形,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白色伏贴柔毛,具短柄。
总状花序生多数花,密集,花序轴长2-8厘米,花后延伸;
总花梗腋生,较叶短;
苞片线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
花梗较短;
花萼钟状,长4-5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短伏贴柔毛,萼齿披针形,长1-1.5毫米;
小苞片2,宿存;
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长9-10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瓣柄,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长圆形,宽约2毫米,具短耳,瓣柄与瓣片近等长,龙骨瓣较翼瓣稍短,瓣片半卵形,具短耳;
子房无毛,具短柄。
荚果半卵形,膨胀,长10-12毫米,近假2室,果颈较宿萼稍短。
种子6-8颗,肾形,栗褐色,长约2毫米。
花果期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