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柃,灌木或小乔木,高2-9米;
树皮黑褐色或褐色,稍平滑;
嫩枝圆柱形,黄褐色,密被黄褐色柔毛,小枝灰褐色,无毛;
顶芽披针形,密被短柔毛。
叶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10厘米,宽1.8-3.2厘米,顶端渐尖,少有为长渐尖,基部楔形,偶有为阔楔形,边缘除近基部全缘外,向上均有细锯齿,干后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沿中脉上被柔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10-14对,纤细,在上面通常凹下,下面稍隆起,网脉两面常不明显;
叶柄长2-3毫米,被短柔毛。
花1-3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1-1.5毫米,被短柔毛。
雄花:小苞片2,卵圆形,被短柔毛;
萼片5,革质,几圆形,干后褐色,长约1.5毫米,顶端圆,外面被短柔毛,边缘具纤毛及腺点;
花瓣5,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毫米;
雄蕊12-15枚,花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无毛。
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与雄花同,但略小;
花瓣5,卵形,长约2.5毫米;
子房卵圆形,3室,无毛,花柱长约1.5毫米,3深裂。
果实圆球形,直径5-6毫米。
花期10-1l月,果期次年6-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