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秋海棠,草本。
根状茎伸长,长圆柱状,匍伏,扭曲,直径5-8毫米,节处有残存的膜质的鳞片和多数细长纤维状根。
叶盾形,均基生,具长柄;
叶片草质,干时薄纸质,两侧略不相等,轮廓近圆形或宽卵形,长(6-)9-13厘米,宽6-15厘米,先端短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微偏斜,边缘有疏浅不等大三角形之细齿或近全缘,齿尖带短芒,有时不规则极浅裂或波状,上面深绿色,有短糙伏毛,幼时较密,下面淡绿色,被白色小斑点,沿脉被短硬毛,幼时密,老时减少,掌状5-6(-7)条脉,呈辐射状,在两面凸起,下面小脉形成蛛丝状网脉;
叶柄长(6-)14-40厘米,幼时密被倒生褐色长卷毛,逐渐减少,老时疏被长卷曲毛;
托叶早落,卵形或椭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1.5厘米。
花葶高可达30厘米,超出叶高度,被极疏倒生长毛;
花数朵,粉红色,呈二歧聚伞状,一回分枝长2-2.5厘米,二次分枝长约1厘米,均疏被长毛;
苞片卵形,长圆形,长1.3-1.5厘米,宽约6-7毫米,先端圆钝,边有不明显浅疏齿,齿尖带芒,脱落;
雄花:花梗长1-1.5(-2)厘米,被腺毛;
花被片4,外轮2枚,宽卵形,长1.6-1.9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圆,基部近圆形,外面在下部散生长毛,内面二枚,窄小,椭圆形,长7-8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圆钝;
雄蕊多数,花丝长约1.3厘米,花药倒卵长圆形,长1.2-2厘米,药隔顶端截形;
雌花:花梗较长,长可达4厘米,有腺毛;
花被片3,外轮2枚近圆形或宽卵形,长1.5-1.8厘米,宽1.6-2厘米,先端圆,基部亦圆,内轮1片椭圆形,长约8毫米,宽约1.5-2毫米;
子房卵状长圆形,长约1厘米,直径约8毫米,疏被长毛,1室,具3侧膜胎座,每胎座2裂片,具不等3翅;
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呈半月形,扭曲,被刺状乳突。
成熟果未见。
花期10-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