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海桐
作者: 宋鼎
(jiǎ hǎi tóng)

假海桐 Pittosporopsis kerrii

572 浏览
更新于:
学名
Pittosporopsis kerrii
中文名
假海桐
异名
Pittosporopsis nervosa,Stemonurus yunnanensis,Pittosporum nervosum
花期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嫩枝
绿色
表面
深绿色
侧脉
5-7对
花瓣
匙形
子房
圆锥形
花柱
棒状

假海桐是什么植物?

假海桐是被子植物门茶茱萸科假海桐属的植物。

假海桐,灌木或小乔木,高(1-)4-7(-17)米,树皮红褐色,小枝近圆柱形,褐绿色,无毛,具稀疏的皮孔,嫩枝绿色,略被微柔毛。

叶长椭圆状倒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12-22厘米,宽4-8.5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渐狭,表面深绿色,背面浅绿,具光泽,两面无毛或背面沿中脉稍被毛,侧脉5-7对,弧曲上升,在远离边缘处汇合,中脉和侧脉在表面微凹,背面隆起,网脉稀疏且明显,叶柄长1.5-2.5厘米,上面具一槽,几无毛。

花序长3-4.5厘米,被微柔毛;
总花序梗长15-2.5厘米,分枝长0.4-0.8厘米,花梗被黄褐色微柔毛,具3-4鳞片状小苞片。

花芽绿色,长圆形。

花萼长约2毫米,5深裂,裂片三角形,长和宽约1毫米,外面疏被金黄色微柔毛。

花瓣匙形,长5-7毫米,宽1.5-2毫米,黄绿转白绿,最后为白色,花芽时外面除二侧边缘外密被金黄色微柔毛,以后逐渐脱落至无毛,具香味;
雄蕊与花瓣几等长,花丝扁,宽约1毫米,花药丁字着生,长约1-1.5毫米,白色,药隔伸出;
花盘不超过1毫米;
子房圆锥形,长1.5-2毫米,花柱棒状,长3-4毫米。

核果近圆形至长圆形,稍偏,长2.5-3.5厘米,径约2-2.5厘米,生时白绿色,可食,干时褐色,2棱,1棱偏向突出,基部有宿存增大的萼片,外果皮极薄,中果皮薄,网脉多而突出,内果皮稍厚,近骨质。

种子具淡红褐色、极薄的种皮. 胚乳肉质,黄白色,半透明,嚼烂状,胚相当大,子叶肾形. 叶状,胚根向上,棒状,长2毫米。

花期10月至翌年5月,果期2-10月。

树皮红褐色 褐绿色 无毛 嫩枝绿色 略被微柔毛 基部渐狭 表面深绿色 背面浅绿 具光泽 弧曲上升 背面隆起 上面具一槽 几无毛 被微柔毛 花芽绿色 长圆形 裂片三角形 花瓣匙形 黄绿转白绿 最后为白色 具香味 花丝扁 白色 药隔伸出 子房圆锥形 花柱棒状 稍偏 生时白绿色 可食 干时褐色 外果皮极薄 中果皮薄 内果皮稍厚 近骨质 黄白色 半透明 嚼烂状 胚相当大 胚根向上 棒状
分享相关知识、信息、新鲜事
管理员审核后方会公开

分享图片

假海桐
作者: 宋鼎
假海桐
作者: 宋鼎
假海桐
作者: 朱鑫鑫
假海桐
作者: 宋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