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新小竹,竿高6-20米,梢端斜倚,共有15-35节;
节间圆筒形,长15-50厘米,直径5-25毫米,绿色或暗绿色,无毛而有光泽,中空极小或几近实心;
髓作海绵状;
箨环显著隆起,木栓质,幼时密被灰色或灰黄色绒毛,老则无毛;
竿环较其节间略粗,不作脊状隆起,无毛;
节内长7-10毫米。
竿芽1,卵形,扁平而紧贴生节内,无毛。
竿每节具多枝,其中有1粗壮的主枝,后者长1.3-1.5米,直径3-6毫米,共8-12节,节间长10-14厘米,与竿作35°的夹角而开展;
枝箨宿存,棕黑色,间有灰褐色斑点;
侧枝纤细,彼此近等长(约17厘米),常不再分枝,绿色或带紫色。
竿箨黑褐色,间有暗灰色斑点;
箨鞘三角状长方形,先端渐尖,背部密被疣基小硬毛,显然粗糙,边缘无纤毛,极稀可在边缘上部生小纤毛;
箨舌弧形隆起,高约0.5毫米,无毛;
箨片直立,细长锥形或三角状锥形,背面被稀疏小刺毛,腹面及边缘均粗糙。
小枝具4-7叶;
叶鞘无毛,长2-2.2厘米,其背部在上方具纵肋和中脊;
叶舌高约1毫米,截形,紫褐色或淡紫色,无毛;
叶片披针形,长4-6厘米,宽5-8毫米,薄纸质,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基部圆,先端渐尖,次脉2或3对,小横脉不明显,边缘平滑;
叶柄扁,长约1毫米,略粗糙。
花枝下部具叶,上部以2或3假小穗作穗状排列于纤细而又波曲的花枝轴上;
小穗含4-6朵小花,全长18-25毫米,绿色或带紫色;
小穗轴的节间易逐节折断,每节间长3-4.5毫米,扁棒状,无毛;
外稃长卵形,长6-7毫米,先端渐尖,无毛,具13脉;
内稃等长或略长于外稃,先端钝,背部在脊间具2脉,两脊相距宽约1毫米,脊上及边缘生灰白色纤毛;
鳞被小,披针形,长约1.5毫米,基部具脉纹,先端有芒尖;
雄蕊因落去而未见;
子房瘦细,长约2毫米,无毛;
花柱1;
柱头3,长约2毫米,羽毛状。
颖果镰状弯曲,长(3) 4-5毫米,径粗约1毫米,无毛,腹沟明显,较宽。
花期4-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