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盐肤木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台湾、江西、湖南,生于海拔280-2800米的山坡、沟谷的疏林或灌丛中。
盐肤木是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米;小枝棕褐色,被锈色柔毛,具圆形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2-) 3-6对,叶轴具宽的叶状翅,小叶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叶轴和叶柄密被锈色柔毛;小叶多形,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顶生小叶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或圆齿,叶面暗绿色,叶背粉绿色,被白粉,叶面沿中脉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叶背被锈色柔毛,脉上较密,侧脉和细脉在叶面凹陷,在叶背突起;小叶无柄。
盐肤木有多个别名,包括五倍子树、五倍柴、五倍子、山梧桐、木五倍子、乌桃叶、乌盐泡、乌烟桃、乌酸桃、红叶桃、盐树根、土椿树、酸酱头、红盐果、倍子柴、角倍、肤杨树、盐肤子、盐酸白等。
盐肤木的果实为核果,球形,略压扁,径4-5毫米,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果核径3-4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