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方竹,竿一般高5-7米,最高可达10米以上,中下部各节均具刺状气生根,最多可达30条环列成一周,直径2-3.5 (5)厘米;
节间圆筒形或略为四棱形,长20-30厘米(竿基部的节间仅长2.5-4.5厘米),表面起初被白色刺毛,后渐变为无毛,竿壁厚约7毫米;
箨环残留有箨鞘基部(成为褐黑色绒毛环);
竿环平坦乃至甚隆起,竿每节分三枝,近作水平方向平展。
箨鞘薄革或厚纸质,脱落性,短于其节间,背面黄褐色,间以灰白色斑点,无毛,或仅基部具细微的白色绒毛,边缘均具淡黄色小纤毛;
箨耳缺;
箨舌低矮,全缘,略呈拱形,高0.5-1.2毫米;
箨片极小,三角锥状,长4-7毫米,基部与箨鞘顶端连接处无明显关节。
末级小枝具1-3叶;
叶鞘长3-6厘米,无毛,鞘口繸毛稀少或不存在;
叶舌低矮,高1-2毫米,先端截形或拱形;
叶片质坚韧,披针形,长 (5)14-16厘米,宽(1) 2-2.5厘米,上表面深绿色,无毛,下表面灰绿色,次脉5-7对,小横脉呈扁方格状,叶缘之一侧具粗糙小刺毛;
叶柄长约2-5毫米。
花枝常着生于顶端具叶的分枝之各节,基部托以4-5片向上逐渐增大的苞片;
假小穗通常以1枚稀可较多地生于花枝各节之苞腋,侧生者仅有一片线形的先出叶而无苞片;
小穗含4-7朵小花,长25-45毫米,枯草色或深褐色;
小轴轴节间长4-6毫米,无毛;
颖1-3片,长6-9毫米,具7-9纵肋;
外稃卵状三角形,长10-12毫米,先端锐尖,无毛;
内稃长8-10毫米,先端钝圆或微下凹,脊间具2-4脉,脊外至边缘具1或2脉;
鳞被长椭圆状披针形,或近外稃一侧之2片呈对称的半卵圆形,长2-3毫米,边缘无毛或其上部具纤毛;
花药长5-6毫米;
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短,近基部即二裂,柱头羽毛状,长2.5毫米;
果皮厚1.5-2.5毫米,呈坚果状,椭圆形,长1-1.5厘米,直径6-8毫米,新鲜时绿色,干燥后呈铅色,浸泡酒精中保存则转变为红褐色。
花期4月。